返回

文豪1978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8章 《中国文学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,但与许多翻译家是将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不同,杨献益一生立志于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,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。

    老先生最牛逼的一件事便是与夫人花了十多年时间翻译完成了《红楼梦》这部鸿篇巨著,因为横跨了嗡嗡嗡时期,翻译《红楼梦》的过程历尽波折。

    最后英文版《红楼梦》终于由外文出版社成功出版,在国外汉学研究领域广受好评。

    两人聊了一会儿,林朝阳才知道,最近这段时间《赖子的夏天》在文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引起了《中国文学》对于这部小说的兴趣。

    恰好朱光遣与杨献益认识,两人聊天时无意间说起,杨献益才知道小说作者竟然是燕大教授陶敬法的女婿,他便让朱光遣帮忙引荐一下,于是才有了今天陶玉成带着杨献益过来这回事。

    《中国文学》致力于向外推介中国文学作品,目的是宣传和塑造中国形象,向外国读者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。

    杨献益跟林朝阳简单交流了一番,说道:“你最新的那部《赖子的夏天》写的很好,既继承了意识流文学的优点,又开创性的融入了中国文化,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,我们杂志打算连载。”

    《中国文学》是月刊杂志,每期都会向海外读者推介多部中国文学作品,但大多是简要介绍,只有重量级作品才会选择以连载的形式推介。

    刚才李拓递给林朝阳的便是今年的第八期《中国文学》,在这一期被重点翻译推介的是沈丛文的短篇名篇之一《萧萧》。

    《中国文学》想把他的作品推向海外,林朝阳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,而且他特意问了一下稿费,杨献益说是千字八块。

    正常的作品发表稿费是作者独得的,但《中国文学》杂志社支付稿费却是双份的,他们不仅要给原作者稿费,还得给译者稿费。

    千字八块的价格已经很高了,因为这其实相当于是转载。

    《赖子的夏天》二十万字,千字八块就是一千六百块钱。

    周围几人听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,这钱赚的也太容易了。

    不怪哥儿几个没见过世面,刘振云现在属于业余爱好者阶段,李拓、陈健功的创作也都是以短篇小说为主,发表一篇作品了不起稿费两百块钱。

    见到林朝阳一下子就收获了一千六百块钱稿费,几人怎能不羡慕嫉妒?

    聊完了正事,林朝阳本想留杨献益吃顿饭,但老同志却急着离开,说得回家陪老伴,林朝阳只好送他出了门。

    等林朝阳再回家,李拓、陈健功几人张罗起了吃饭的事。

    他们自恃今天带杨献益来家里,劳苦功高,李拓来之前还特意搞了一本《中国文学》来,林朝阳一下子收获了这么一大笔稿费,无论如何都得请大家搓一顿,那架势快赶上破落户来打秋风了。

    林朝阳倒不介意请吃饭,他最近正苦练厨艺呢,正好可以拿他们几个人练练手。

    陶玉书本打算去买菜,陈健功却主动提出去买菜。

    玩笑归玩笑,他们来林朝阳家做,也不是真奔着宰人来的。陈健功刚领了稿费,正打算吃顿好的。

    林朝阳不想让陈健功花钱,便提出和他一起去。

    “姐夫,千万买条鳜鱼。”林朝阳临出门前,陶玉墨对他交代道。

    自从上次吃了林朝阳做的干炸鳜鱼,她便一直念念不忘。

    出门买菜买了一个多小时,到中午的时候林朝阳和陈健功才回来。

    “姐夫,你们怎么才回来啊!”陶玉墨饿的饥肠辘辘,满脸苦相的说道。

    这会儿菜刚买回来,做菜还得一两个小时,吃上饭得下午了。

    林朝阳冲她晃了晃手里的菜,“好饭不怕晚。”

    陶玉墨看到兜子里的鱼和肉,一下子来了精神,“这都什么啊?”

    “猪肉、鳜鱼、土豆、萝卜、小油菜、蘑菇……”

    陶玉墨没等林朝阳回答,自己翻起了兜子,翻到最后还看到了一副猪肚和腰子,林朝阳他们俩回来晚了主要也是因为排队买这副猪肚和腰子。

    “洗菜去!”

    林朝阳斥了她一声,陶玉墨也不敢反驳,谁让她吃人嘴短呢?

    今天家里人多,饭菜当然也得多准备点。

    二斤猪肉被分成了两份,一份有肥有瘦的做了红烧肉。

    一份全是肥膘,林朝阳把肥膘煮半熟,切大片,煮了红豆打成豆沙,将肉码在碗内,抹上拌好红糖的若米,再上屉蒸到烂乎,这是他跟着菜谱学的夹沙肉。

    鳜鱼依旧是干炸,配椒盐。

    猪肚、猪腰子则被他和土豆、萝卜、蘑菇炖在一起,弄了一锅减配版乱炖。

    林朝阳弄四个菜花了两个多小时,全是荤菜,放在这个年代属于妥妥的大餐了。

    菜肴端上桌,香气扑鼻,这会儿已经是下午快三点了,大家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,一上来便是狼吞虎咽。

    “好吃!真好吃!”

第148章 《中国文学》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